任重而道远的阳光之路——访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曹仁贤
2012.02.23
全球太阳能光伏网
9405

1997年11月28日,阳光电源正式成立。

1999年,国内首台用于电力系统的正弦波逆变器在阳光电源诞生。

2002年,阳光电源承担了国家西部送电到乡工程大部分的控制器及逆变器配套任务,为西部地区提供了太阳能电力;同年被认定为"安徽省高新技术企业"。

2003年,阳光电源首台10kW国产光伏并网逆变器在上海奉贤成功并网发电,这也是中国第一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光伏并网逆变器。

2008年,阳光电源提供逆变设备的奥运"鸟巢"光伏并网发电系统顺利并网发电。同年阳光电源光伏并网逆变器通过TÜV认证。

2009年,由阳光电源提供逆变设备的我国第一个特许权光伏项目-敦煌20MW光伏示范电站顺利并网发电。

2010年,公司逆变器在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主题馆等十多个场馆成功应用,为低碳世博作出了贡献。

2011年11月,阳光电源在深圳证券交易所隆重挂牌上市,成为中国新能源电源行业首家上市公司。

2012年1月,阳光电源跻身福布斯"最具潜力上市公司"10强,这也是阳光电源连续第三年入选福布斯"潜力企业榜"。

阳光电源,经历十多年的发展与沉淀,最终,交出了完美的答卷,如今,阳光电源还在奋进的路上孜孜不倦,试图将中国制造的产品,推向全球的每个角落,让有阳光的地方即有SUNGROW在传递着清洁电力。


远见源于战略洞察  机会源于适时而进

当中国的市场经济还处于发展阶段,光伏行业尚处于襁褓之中时,曹仁贤,阳光电源的创始人兼董事长,在1997年开始了他的另一种人生--创业。

在1997年,新能源发展尚处于萌芽阶段,大家对于新兴产业的认知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光伏领域的企业更是凤毛麟角,同时光伏的应用仅在西北牧区这样的小型离网发电系统使用,并没有过多的电站系统。曹仁贤在最初的创业时期可谓步履艰难,不仅需要亲力亲为地进行研发,还要时刻对市场进行分析和挖掘。在公司发展的初期,面对资金和市场等各种困难,他一直没有放弃、退缩,因为他坚信新能源的未来发展趋势和前景。在当时,很多偏远地方都是无电区,包括交通、通讯信号用电,牧民用电一直都是政府头疼的民生问题。而国际上,许多国家一直强调要注重未来的能源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的问题,大力发展新能源。虽然新能源在当时的优势尚且不能与常规能源相提并论,但是它的未来发展具有很强的必然性和吸引力。曹仁贤认为,在新兴产业还未真正兴起之时,找准企业自身的发展方向,这样才会在机会来临之前早早做好准备。

在阳光电源发展之初,产品主要集中在传统的电源产品,并用这些收益不断投入到新能源产品的研发。一直以来的付出与坚持,也在这个项目上得到了最大程度的认可,同时也是曹仁贤和他的团队掘得的第一桶金。随后在国家的"送电到乡工程"政策推动下,曹仁贤抓住机遇,找准公司和产品定位,做精益求精的专业型产品。在2002年之后,阳光电源的销售收入和利润都以每年近乎翻一番的速度增长。


发展之路的荆棘与收获 

在欧洲光伏发电市场的拉动下,我国光伏产业在2004年后飞速发展。太阳能电池产量已连续5年翻番增长,2007年到2011年电池产量连续5年居世界第一。

在高速发展之下,国内的光伏企业异军突起。此时的阳光电源已经将全部精力集中到了能并网发电的光伏逆变器、风能变流器等高端产品的研发、生产,使自身的技术水平和专业水准达到充分发挥。随后,其太阳能并网发电技术在全国的更多地方得到了实际运用,除了为西部省份建造太阳能发电站提供核心设备外,近年来,产品先后成功应用于上海世博会、敦煌20MW特许权光伏电站、京沪高铁上海虹桥站、北京奥运鸟巢、东汽集团风电项目、北车风电项目、内蒙古通辽风场项目、国家送电到乡工程、青藏铁路等众多重大的光伏和风力发电项目。

虽然已经在逆变器行业拥有一定的地位与品牌影响,但是随着光伏行业的迅猛发展,国内和国外的众多传统逆变器企业也开始进军光伏行业,期望也分得一杯羹。面对众多的竞争对手,阳光电源除了做好自身的主营产品之外,一直在不断进行创新和突破,持续稳固自身的行业领先地位。而相对于较为成熟的国外市场,阳光电源也一直在努力开垦。因为光伏发电应用在欧洲及北美市场已较为成熟,很多企业也都把目标锁定在这些具有一定的资金实力和政府补贴的发达国家。但这些国家的市场较为成熟,对产品的性能质量要求比较高,欧美的逆变器企业一直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这对于阳光电源来说,机会很多,挑战也不小。

早在2009年,阳光电源的逆变器产品就顺利通过了德国T?V、美国的ETL认证,是我国光伏逆变器行业首家通过该认证的企业。同时也表明阳光电源的产品可在欧美市场自由流通。次年澳大利亚SAA认证也顺利通过,取得了进入澳大利亚市场的通行证。面对国外强大对手的强烈竞争,阳光电源一直坚持用自身的产品和技术征服海外市场。在2011年的意大利Puglia 120MW光伏并网电站项目中,阳光电源表现更为突出,项目选用的250KW光伏并网逆变器机型是自量产以来出口量最大的一次。这也为阳光电源在欧洲市场的继续拓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其产品销往海外更多国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胜不骄败不馁的企业精神

2010年是光伏行业发展最为抢眼的一年,国内市场的快速开启,以及国外市场的有效补贴政策,让所有光伏企业都尝到了甜头,阳光电源在这一年也收获颇丰:

从2008年到2010年,在曹仁贤的带领下,公司规模扩大了几倍,利润也从8百多万元上升至1亿多元,复合增长率达百分之三百多;太阳能光伏逆变器产品市场占有率稳居国内第一;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风能变流器产品也逐步具备了与进口产品竞争的实力;阳光电源逐步成为了中国新能源发电设备制造领域的领军企业。

仅在2010年,阳光电源就先后获得了宁夏发电集团28兆瓦光伏逆变器项目、国投电力38兆瓦光伏逆变器项目以及国电光伏20兆瓦逆变器项目等超大规模的光伏电站项目,使其在国内市场毫无争议的稳居逆变器行业的龙头地位。

即使成为国内逆变器龙头企业,阳光电源从未有过松懈,而是加快产品的更新升级进程,不断研发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在2010年9月上海世博会零碳馆内举行的"'中国的o世界的'新品发会"上,阳光电源推出了组串型逆变器家族的新产品SG10KTL/SG12KTL/SG15KTL三相并网逆变器,将其产品线再次丰富。

经历过2010年的发展高潮之后,光伏进入了洗牌与整合的一年。晶硅价格的暴跌、组件的产能过剩、中小企业的倒闭,各种预示着寒冬即来的迹象使整个光伏行业笼罩于阴霾之下,而阳光电源则远离行业红海,成绩不俗。

2011年欧美国家的补贴政策下调,国外光伏应用市场步入调整阶段。但随着国内市场光伏电价政策的出台,国内的光伏应用市场得到了大规模启动。在中国西北、东部等多个省市,一大批大型光伏发电项目相继实现并网发电,为中国新能源发电事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在这些项目中,阳光电源再领风骚,采用其光伏逆变器的近50个大型光伏电站,其中有中广核100MW光伏项目,国电龙源集团50兆瓦光伏逆变器项目等多个重大项目,以及大部分的国家"金太阳工程"项目。2011年,阳光电源有近900MW的光伏逆变器在先后国内并网发电,装机量遥遥领先。阳光电源一直以来在国内市场的深耕细作得到了很好的收获与回报。


阳光的未来之路

2011年11月2日,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隆重挂牌上市,成为中国新能源电源行业第一股。上市为阳光电源带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加之未来全球光伏发电市场将会快速扩张,以及在国家可再生能源发展战略的引导和太阳能产业发展促进政策的推动下,国内太阳能光伏产业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黄金期。在这样一个宏观战略背景下,此次募集的资金将投向公司的技术研发和营销服务平台建设等项目,这显然有利于巩固阳光电源在行业内的领先优势,进一步增强其全球竞争力。

同时,在2011年11月,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的SUNGROW商标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这也标志着阳光电源的品牌建设工作取得了新的飞跃。作为中国新能源电源行业的领先品牌,SUNGROW因此也成为行业首个荣膺"中国驰名商标"的品牌。

而阳光电源也同样面临着挑战。2011年全球光伏市场的寒冬只有逆变器企业和EPC服务商处于温暖地带,坐收了渔翁之利。但也正因如此,更多的企业将涌入其中,共同抢夺逆变器市场,阳光电源在国内市场将面临更多的竞争压力;加之其国外市场还处在不断拓展之中,未来之路仍然很长很艰难。

未来,阳光电源将努力推进国际化发展战略,打造全球化的管理团队、研发团队和营销团队,完成可再生能源领域和电力电子技术紧密结合的研发技术平台建设,立足光伏、风电业务,并积极探索可再生能源领域和电力电子技术紧密结合的新业务,用3-5年的时间进入全球光伏逆变器行业前五名,稳固保持中国第一。2015年,阳光电源将计划完成全球化布局、实现销售规模翻2番的战略目标。

阳光电源,值得拭目以待。

返回列表